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

2024-11-04 22:30:46 | 新永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相关的问题,今天,新永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

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

强基和综评都是高校招生考录的重要指标,但一般来说,不同的高校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和特点,对这两项指标的权重进行不同的设定。

一些高校可能会把“强基计划”作为重要录取依据之一,对于“强基计划”考生的选调资格进行优先考虑。而对于“综合评价”指标,则是在所有录取资格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加分项,在录取时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也有一些高校可能会优先考虑“强基计划”指标,但同时也会考虑到“综合评价”指标。总的来说,无法确定哪个指标会先录取,因为不同的高校在招生录取时有不同的权重设定、不同的考察目标和标准,具体情况需要根据高校政策进行了解和了解后综合考虑。

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

综评和强基有什么区别

综评和强基的区别如下:

1、招生院校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是36所双一流A类高校,高校层次较高;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包括省属高校、创新型高校,院校更多更广。

2、招生范围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更广,是针对全国的;综合评价招生范围招生省市覆盖面还没那么广,但正逐步扩大。

3、招生专业强基计划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综合评价未限定专业,有普通专业也有部分优势专业。

4、初审依据强基计划的初审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的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破格入围。综合评价的初审依据主要是考生的报名材料。 新永网

5、考核时间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的考核均在高考成绩发布后进行。

6、录取方式两者都是采取根据折算综合成绩择优录取,但是在成绩组成和占比上有所不同。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不低于85%,综合评价中高考成绩占比各校均有所不同,一般为“631”模式。

7、录取批次强基计划在提前批之前完成录取,志愿安排以各省考试院规定为准。综合评价在特殊招生批次或提前批录取。

8、培养模式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等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综合评价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

9、转专业强基计划入校学习后,原则上不得转专业,而综合评价暂未做特殊安排。

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

高考想走综评和强基,该如何准备?

新永网(https://www.21xiny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想走综评和强基,该如何准备?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

适合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的优秀考生。以下三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1)高考成绩优异;(2)学科竞赛银牌+高考成绩良好;(3)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秀。

根据2020年强基计划报名情况来看,报名流程大大简化,大多数高校不要求提交报名材料,考生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系统报名成功即可。

但是部分强基院校报名过程中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例如:

清北不仅要填写强基计划报名系统,还需要在学校官网注册填写上传材料;同济大学还需要提交体育测试项目确认表;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需要提交个人陈述;国防科技大学需要邮寄报名表。具体细节以高校当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综合评价招生:

综合评价院校层次广,相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更加广泛,报名强基的学霸,同样可以把综评作为保底。

同时,对于普通学生而言,省属院校综合评价是自我突破的机会,可以准备一些奖项,没有奖项只要综合好依然有很多机会。

温馨提示:招生途径满足报名条件时,可以同时报名。录取顺序不同,需要注意!其中,强基计划率先录取,综合评价在各省的招生批次不同,以各省批次设置为准。

综合评价报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综合评价报名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几项:

(1)报名申请表(报名系统填写生成);

(2)自荐信/个人陈述;

(3)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

(4)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5)高三模拟考试成绩;

(6)推荐信;

(7)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8)其他可证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根据往年报名情况,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时间只有10天左右!在短暂的时间内还要进行快速院校定位等,家长非常有必要提前开始准备。

如何提高过关率?

想要提高特招的通过率就需要了解高校想要招哪些考生,哪些材料是高校最想要看到的。以下几个提高通过率的方法供各位参考:

▋了解招生政策

考生需要对院校招生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了解一个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确定大概的竞争情况,招生人数较多的院校的,通过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避开热门专业

考生如果避开大热专业,也能免于惨烈的竞争,或许还能够拿到高出自身条件的名校入围资格。

▋报考与奖项相关的专业

学科竞赛奖项虽然可提高通过率,但是也不是百分百的通行证,高校特殊招生是优中选优的过程,不管高校是否有相关提醒,报考相关专业,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考生的优势。

▋提前准备

每年都有考生因为材料准备不充分导致初审都通不过。对于低年级的考生来说,更要提前规划,早做准备,如果开始报名了才想起要走特招,反而会影响考生复习。

以上就是新永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新永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永网:www.21xinyong.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和综评哪个会先录取”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与警校哪个先录取
强基计划与警校哪个先录取

强基计划与警校哪个先录取强基计划通常会比警校先录取。强基计划在高考提前录取批次中属于最早的一批,这与其他提前录取项目如保送、招飞等有所不同。除了这些特殊计划外,本科的综合评价、提前批、预科、民族班、定向以及公费生等项目的录取通常都在强基计划之后进行。具体来说,强基计划被安排在提前批的最早阶段,以便为那些通过严格选拔程序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而警校则通常安排在稍后的批次,这主要是因为警校

2024-10-11 20:23:31
提前批与强基计划哪个先录取
提前批与强基计划哪个先录取

强基计划与高考成绩录取区别强基计划与高考成绩录取得到时间、录取依据、科目设置和考查内容等是有区别的,强基计划和正常高考各有优势,强基计划是国家为了促进基础学科发展,培养战略所需高端人才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是走高考统招之外的单独录取通道。强基计划与高考成绩录取区别有什么一、科目设置和考查内容强基计划注重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广泛涵盖语文、数学、外语、科学、艺

2024-10-14 07:29:35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什么区别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有什么区别1、招生院校: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是36所双一流A类高校,高校层次较高;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包括省属高校、创新型高校,院校更多更广。2、招生范围: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更广,是针对全国的;综合评价招生范围招生省市覆盖面还没那么广,但正逐步扩大。3、招生专业:强基计划更加注重基础学科;综合评价未限定专业,有普通专业也有部分优势专业。4、初审依据:强基计划的初

2024-10-17 12:27:37
高考想走综评和强基,该如何准备?
高考想走综评和强基,该如何准备?

高考想走综评和强基,该如何准备?强基计划:适合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的优秀考生。以下三类考生均符合强基选拔要求:(1)高考成绩优异;(2)学科竞赛银牌+高考成绩良好;(3)学科竞赛奖项+高考成绩优秀。根据2020年强基计划报名情况来看,报名流程大大简化,大多数高校不要求提交报名材料,考生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系统报名成功即可。但是部分强基院校报名过程中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例

2024-10-12 09:13:08
高考强基计划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吗?
高考强基计划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吗?

高考强基计划会影响综合素质评价吗?1.综合素质评价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强基计划有着密切的联系。在2021年的高考中,本市采用的是“两依据一参考”的模式,即依据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以及三门等级性考试的成绩来计分,总分为750分。而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对考生的录取结果产生影响。2.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是一份详尽的档案,记录了考生的活动参与情况、所获奖项等,它将作为高校录

2024-10-21 00:11:39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吗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吗

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吗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可以一起报。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不冲突,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报名,增加升学机会。需要注意的是,强基计划录取批次在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录取的批次之前,报名前需要综合考虑。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综合评价是

2024-10-12 05:17:03
强基和竞赛哪个难
强基和竞赛哪个难

强基计划校考难度1.强基计划难度较大。根据对各高校强基考试真题的研究与讨论,大多数学校的校考难度超过了高考,大约在竞赛水平左右。2.对于未接触过竞赛的学生来说,“竞赛一试”这个词语可能难以理解。简单来说,没有接触过竞赛的学生只能依靠高中基础学科知识来解答题目,而强基考试中常常包含一些超出高中范围的知识点。3.更重要的是,未接触过竞赛的学生很难具备快速解题的“数学建模”思维,这种思维在

2024-10-15 05:56:05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

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的自荐信怎么写?教育部为了提供给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更多的机会,推出了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港澳台招生等多元化的招生计划。参与这些计划,自荐信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自荐信虽然在形式上与普通文章相似,但其核心在于指向性与实效性。自荐信的读者群是高校招生老师,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撰写自荐信,在招生过程中脱颖而出,从而更容易被高校接纳。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自荐信写作

2024-10-19 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