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8 04:31:10 | 新永网
B区有有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这十个省份。
经济类的B区学校有如下可考虑: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海南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商学院、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
扩展资料:
所报考的学校所在的地区
A、B、C三个区的复试分数线不同。A区最高,其次B区,C区最低。
A、B、C三个区的分类如下:
A区包括 北京 天津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11个省市
B区包括 重庆 四川 陕西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西 安徽 10省市
C区包括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海南 新疆 西藏 贵州 云南 青海 甘肃 10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考研三类地区
新永网(https://www.21xinyong.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疆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分享?的相关内容。
新疆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分享
一.考研院校选择和专业介绍:
1.考研院校选择:
本人报考的是2022年新疆大学中国史,新疆大学是985,历史学科设置比较完善,有四个招历史学单位,其中文学院招收中国史、世界史研究生,东北亚研究院只招收世界史,古籍研究所只招收中国史。
新疆大学已经是统考的2个年头了(古籍所除外,去年刚改统考)其阅卷一直都延续的是自命题时候的阅卷风格,连续几年都是阅卷宽松,给分高,所以被戏称为“水区”,去年其考生更是占了调剂的“半壁江山”。今年分数线又上涨了不少分。23年如果想准备这个学校的话,预计是要把自己目标分数提升至400+左右才算是十分保险的。因为去年新疆大学中国史文学院最终分数线是393,录取11人,古籍所中国史分数线为383,录取15人(都指的是最终录取的最后一名),所以需要认真准备,最好不偏科。
2.院校介绍:
新疆大学(Xinjiang University),简称“新大”,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24年的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35年1月改建为新疆学院。1960年10月1日,新疆大学正式成立。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新疆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97年被列入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同年,新疆大学与原新疆工学院合并组建新的新疆大学。2004年,学校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区部共建”高校。
3.专业选择与介绍:
3.1.选择:
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其实我最先想好的是要统考而非自命题,因为首先统考范围更大,不用害怕考纲大幅度变化,且考题和资料包括学长学姐们的经验贴都更好找,同时从个人角度出发,我觉得选择了统考,即使一志愿不能上岸,后面调剂也更加容易。但是从现在我的角度出发,还是建议大家备考的时候不要想调剂的事,把握好知识点是最要紧的,想太多反而不太利于你专注于备考。
为何选择中国史:主要是招生人数更多,更有胜算。看大家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想要的就是考上一个更好的学校,所以肯定选择相对来说更可能上岸的方向。
3.2.介绍:
中国史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学科,立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弘扬历史的精髓,旨在培养文科方面的研究人才。
中国史在职研究生目前仅能通过五月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报考。想申硕的考生需要在每年的三月份通过学位网报名,然后于五月份参加申硕考试。
另外,以同等学力申硕形式报考的在职研究生,符合院校招生条件后是可以免试入学的,后期学完全部课程修满学分并通过院校结业考试的学员,只要满足本科学历且拥有学士学位满三年并已提前报名的考生即可参加申硕考试,考试合格后,完成院校论文答辩,即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
4.主干课程: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影视剧创作与评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以及古今中外史学名著选讲等。
二.考研复习经验:
1.初试公共课复习经验:
(1)政治
首先我要承认在考研复习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政治科目的复习非常迷茫,完全没有方向,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何开始。 新永网
暑假前是基础阶段,这个阶段至关重要,在这个阶段里,我把中心放在了考研政治中最难的部分——马原理。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决定还是正确的,因为如果不在这个阶段把马原理拿下,那会影响到我整个后期的复习进度,尤其是强化阶段一定会受到影响。
在暑期后,我每天会复习政治两个半小时,不但巩固马原理,而且对回答大题的专业性术语进行理解性的记忆。另外,政治的真题也很重要,每年的命题都在变,但考研的重点不会变,可能前几年在单项选择的题到今年会出在多项选择或则大题中,只一点一定要好好把握。
在此给今年考研的同学的建议是:政治要尽早复习,在复习英语和数学的间隙中,见缝插针的学习,不要等到考前两三个月进行突击,那会让你更没有方向,更冒险。
(2)英语经验:
总结了我学习考研英语的经验,大致有以下两点:
早动手,重基础
无可置疑,英语学习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成绩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如果英语基础薄弱,就请大家像我一样,提前着手准备。所以我的经验之一就是复习要早动手投入准备。
单词是一切的基础,但是提醒大家切忌死记硬背!我们可以根据大纲和历年考查频率比较高的词汇开始记忆!每天不断翻新,并且让背记过程与巩固复习同时进行。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记住一定量的单词是必做的基础功课。
另外,阅读理解也要每天都加以训练。我复习的时候是一天训练三篇,自己做完后对着答案再把文章分析一遍。弄懂弄透彻,这样才可以安心放下再去做其它的联系。阅读理解重要的是培养语感和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注重加强这两点。
至于翻译和作文的训练那应该在后期训练,前期就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完型填空可以从复习准备的中期开始准备。
总之,大家牢记:早动手的应该是单词和阅读理解。
后期巧用真题
复习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时期是看真题那个阶段。万学海文的英语辅导老师曾经给过我建议,让我认真研究历年的英语真题。按照他的话,我对英语真题不敢怠慢,态度上确实也很重视。真题中阅读理解部分选文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国外尤其是美国的经济、科技、环境、就业以及社会问题的内容。由于我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所以,在最初接触这类文章时,很难一遍就看懂。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做题的速度。于是,我开始留心搜集这方面内容的资料,尤以“英语沙龙”办的《英语文摘》为主,每期《 The Economist 》栏目中的文章属于我必看精读的内容 。虽然我在努力手机这些内容,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收集的这些资料都是零散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学习时,看到旁座位上一个同学正在翻看一本书,趁他出去上厕所的时候,我拿起这本书翻了一翻,觉得不错。一看书封皮署名,是张锦芯主编的《考研英语新教程》。这本书中选文内容比较靠近真题阅读选文的范畴,例如它按经济、科技、环境、医疗以及社会问题为项目集中了一些不错的文章,且每类文章后面附了相关的单词和表达方式。后来我去书店也买来了这本书进行学习。
总结起来,我认为研究真题确实重要,但是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有些人把真题做完就丢了,不去仔细研究选项和出题的特点;或者看题时蜻蜓点水,似懂非懂;把真题当作模拟题,临考才做。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有疑惑,究竟该如何来把握真题呢?我总结一下几点,虽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但是作为参考还是可以的:
(一)每个人结合自身情况把那些似懂非懂的词划出来。
(二)参考译文给出所划单词在文中的意思。在考研英语中,单词在新的环境下往往有新的意思。考研的真题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要你一个个去发现,当然我们不能臆断,一定要看真题解析,各家出的书互有长短,要多买几种真题解析的书相互参考(至少要两本)。我推荐张锦芯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名家详解》人大版。
(三)关于长难句。对于一些特殊的结构和经常被设计成长难句的结构,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总结,找个独立的本子记下来,经常翻看。要是学有余力的可以看一下郭庆民的《英语阅读 200 篇》,题不一定都做,但正文要看懂,在求质的基础上求量。
(四)英语的作文也是很有技巧的!现在网上有很多“万能模版”之类的。其实还是很有作用的 ! 因为考试的文章不能用太白话的文字!亮眼的句子和单词可以让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分数自然大大提高!
2.初试专业课复习经验:
新疆大学701中国史初试试卷共三种题型,分别为名词解释、论述题以及材料题,考试范围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文献学。
名词解释:共十个,选择八个作答,多答按顺序给分,每个15分,共120分。名词解释10个中大致6个中国古代史方向,2个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以及2个文献学方向。以每年真题为例,中国古代史方向是考察重点,其中先秦秦汉方向一般出0~2个(20年就没出,但不要不复习),魏晋南北朝方向一般出1~2个,隋唐五代方向一般出1~2个,宋辽西夏金方向一般出2个(宋辽的相对多些),元明清方向一般出1~2个,建议中古史阶段加强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方向两个名词解释一般侧重于清末与民国年间(印象中建国后只出过“七千人大会”一次,可能有偏差);文献学方向考察比较繁杂,可能会出古籍(例如《读史方舆纪要》等)、文献学方向重要人物(如“裴松之”等)、版本学或目录学(如“版本目录”、“麻纱本”等)。综合来看,名词解释难度不会太大,一般会有2~3个较为生僻的(例如“长随”、“斡鲁朵”、“阿合马”等等),可以利用选做避开。复习建议涉及面要广,不要放弃近现代史或文献学,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论述题:论述题共三个,三选二作答。第一题为历朝历代的某种制度沿革,例如“科举制度的演变流程”、“唐至清前中期赋役制度的演变”、“秦至清宰相制度的演变”等等,此题难度不大,建议选做,重点在于对史料的掌握要全面,同时要归纳演变特征,阐释其演变原因,可结合学界研究成果作答。第二题侧重于学界研究动态的考察,例如“四十年来宋史研究动态”、“南朝化观点的评述”、“汉唐文明异同论”等等,此题难度较大,区分度也大,建议有把握可以尝试(给分高),学校目前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方向老师最多,且去年考察清世宗,建议在这一断代多下功夫。第三题为近现代史方向,一般难度较小,如果对学界动态不了解建议选做此题,存在历年重复出题情况(例如清末新政已经数不清了),但给分相应低些(可能)。
材料题:此题会给出一段繁体、未标点的原始史料,并就材料提问,要求转写为简体字、标点、翻译,并回答提问。此题难度较小,但题量较大。难点在于对繁体字的掌握(别看着不起眼,有些字第一眼真不认识)、对古文的句读能力,另外问题一般偏向于文献学,如20年提问六分法到四分法的演进。
专业课复习参考材料: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中华书局;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
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复试经验:
新大中国史复试分两个环节,先是英语复试,根据抽号顺序老师多对一进行英语考察,全程英语交流,涉及个人生活方面以及报考方向方面,建议了解下方向大牛著作用英语怎么说。不必太过紧张,复试重点不是英语。
方向面试根据你报考方向抽题(第一第二志愿,现在好像直接报导师,可以到官网了解下),一般是六选一。回答问题后方向老师对你进行提问(比如你报宋史,那所有宋史老师可能都会提问),主要就是学界相关问题了,建议多了解报考导师研究方向、成果,以及断代代表学者及其成果。
四.总结:
最后,祝大家一战成硕!考研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完啦!!!
以上就是新永网整理的怎么查各个学校考研的分数线呢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新永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新永网:www.21xinyong.com2023-09-20 09:48:01
2023-09-19 09:31:00
2023-09-15 16:41:51
2024-10-26 18:14:02
2024-01-22 03:58:53
2023-09-29 22:18:06